近年來,家用投影儀越來越來被大家所認可。一台智能投影儀可以輕鬆就能幫你構建一個小型的家庭影院,帶給你大屏的觀影體驗。
當我們選購一台投影儀時,總會優先關注分辨率、內存、芯片這幾個重要參數。但投影儀上還有另外兩個被忽視的功能,就是自動對焦和梯形校正。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聊一聊這兩個概念。
自動對焦 投影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將光線照射到圖像的顯示元件上麵,從而產生影像,然後再通過鏡頭進行投影。
而對焦的過程就是將鏡頭與被放映物之間的距離調整到最合適的位置,這樣投影出來的畫麵呈現才能清晰。
但投影儀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其上的光機鏡片會因熱脹冷縮發生位移,就造成了畫麵模糊的現象。一直以來,這都是家用投影儀的通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廠家紛紛采用了自動對焦技術。
要完成自動對焦,首先需要投影儀上的鏡頭投射出一幅專門用於對焦的圖片,對焦攝像頭對這張圖片進行拍照,在連續拍攝數十張照片後,投影儀內部芯片再對這些不同焦段的照片進行比對,找出最清晰的一張照片。最後驅動對焦馬達,將畫麵調整至符合這張最清晰的畫麵狀態下。

自動對焦雖然解決了畫麵模糊的問題,但要經過以上一係列步驟才能完成,往往要耗時數十秒,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於是,無感自動對焦就誕生了。
無感自動對焦技術不但去掉了幹擾視線的對焦圖,還能讓對焦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無需打斷用戶的觀看。一部分高端投影儀,比如當貝投影F3、極米H3投影儀,都使用了TOF激光對焦技術,結合CMOS攝像頭算法,可以實現快速無感對焦。目前來看,這項技術未來會成為行業的主流。
梯形校正 說完了自動對焦,那梯形校正又是什麽呢?
在日常使用中,投影儀的位置盡可能要與投影屏幕成直角才能保證投影效果,如果無法保證二者的垂直,畫麵就會產生梯形。
也就是說,這時投影出來的畫麵不再是方方正正的矩形。在這種情況下,用戶需要使用“梯形校正功能”,將投影畫麵調整為標準的矩形,保證我們的觀影效果。梯形校正本身是對於用戶的投影環境不理想提供的補救方法。

目前,幾乎所有的投影儀廠商都采用了數碼梯形校正技術,通過插值算法對原圖像進行幾何變換, 產生一個反向的補償梯形圖像, 以抵償投影光路產生的圖像梯形失真。這樣,投影後的圖像就能呈現出規整的矩形。
同時為了達到更好的圖像效果,部分高端投影儀還會搭載日本的iChips圖像處理芯片,以最大化地保證變換後的圖像質量。
傳統的投影儀隻能采用手動梯形校正的方式來調整畫麵,而智能投儀影往往會有自動梯形校正的功能。但和自動對焦一樣,在自動梯形校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輔助畫麵來進行校正,同時會打斷投影儀的觀看畫麵。

如今,部分投影儀廠商已經推出了能夠進行無感梯形校正的產品。無感自動梯形校正比起普通的梯形校正,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在不借助輔助畫麵、不打斷用戶觀看的基礎上進行校正。即使將投影儀任意移動,也能迅速將畫麵調整為矩形。
(责任编辑:閔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