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王翔:小米在歐洲市場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汽車] 时间:2025-11-02 14:27:44 来源:大大落落網 作者:新聞 点击:148次
  導讀:西班牙全境共計8家授權小米合作店,根據第三方數據機構Canalys統計,小米手機在第一季度歐洲出貨240萬部,位居西班牙市場份額第三、歐洲第四。

  借著新機小米A2全球發布的機會,小米又秀了一把西歐市場近況;而這一切,距離小米香港上市不過兩周。

  至於小米是如何在正式登陸西歐8個月的時間裏完成了這樣的數據增長,我們在發布會後請來小米公司高級副總裁、如今的海外事業部掌門人王翔,聊了聊各方麵的“小細節”。

  1、定義“新Android One”

  在西班牙發布的小米A2是小米旗下第二款Android One智能手機,其對應的是小米6X國行版,原生安卓係統+驍龍660 AIE+中端產品定價,都是它的特色。而在去年9月,這家公司曾以5X為原型打造了首款主推國際的產品A1,隨後在11月宣布全麵進軍西班牙線下市場。記為小米在西歐市場邁出的第一步。

  不過反過來說,這對於穀歌的Android One或許也是一次新嚐試。

  “穀歌最早找到我們的時候並不確定小米會考慮做Android One設備,畢竟早期Android One走的是超低端迅速普及的策略。而小米有著多年做硬件的經驗,還是希望能帶給用戶更好的一些體驗。不過最後雙方敲定,產品部分“由小米全權負責”——“基於這樣的合作態度才有了如今的A係列產品,我認為這也是目前最成功的Android One係列設備”對此,王翔頗為興奮的說。

  2、和印象裏不太像的一樣的目標用戶

  產品之外則是用戶,伴隨每年巴展,西班牙和西班牙人似乎化作了這麽一個符號:他們每逢MWC就鬧罷工、全年有好幾個月都在假期、不太喜歡科技互聯網;他們熱愛生活,但可能不怎麽熱愛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

  然而對於目前的小米西班牙授權店,事情似乎又不太一樣。

對話王翔:小米在歐洲市場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小米授權店裏擺放的米家產品

  “我們的用戶對物聯網產品非常感興趣,至少是現階段非常感興趣。手環、滑板車的熱情都很高。”不過這可能也和小米在西班牙的“群眾基礎”有關。王翔現場舉了個例子“早期MIUI前100名核心米粉裏麵,有2個是西班牙米粉”。而在發布會現場,我們也看到了不少當地米粉的身影。

  從價格段分析,西歐地區用戶的構成更複雜,也是區別於印度市場的地方。出色的購買力讓這個市場在旗艦機上有不少需求。同樣,不太熱衷數碼產品,但是趕上4G升級的用戶也不在少數。對此,才有了如今A2和A2 Lite並行的策略。

  3、關於授權店產品的選擇

  談到小米進軍歐洲,授權店開設往往帶有著些許象征意味;再進一步,把哪些生態鏈產品放到店裏更能代表小米?這乍看是在談論“賣什麽”,但背後自有他的門道。

  以積木機器人為例,“我們其實沒有什麽特別目的,主要還是想讓大家更全麵的了解我們,比較極客也比較好玩。去年我們推出的滑板車也是這個想法,而且滑板車在西班牙、法國意大利都非常受歡迎。”

對話王翔:小米在歐洲市場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米兔積木機器人

  而拋開“選擇”,更大的問題是“移植”,王翔說“這是個工作量相當大的任務”。

  “盡管我們都說歐洲地區,但實際上每個國家的標準都不太一樣;不同的語言、插座、包裝,我們也是頭疼了很長時間才搞定了這些。而這隻是挑戰之一;包括產品的售後問題,我們也是盡量選擇自己搞定”

  舉個例子,小米筆記本目前就在西班牙有售,但是你看鍵盤首先就要替換成西班牙語。

  4、知識產權的老話題

  “我們在過去申請的兩萬多件專利當中,已經獲批了七八千件;其中有一半是海外的”作為小米過去幾年知識產權方麵的負責人,王翔在談到這個所有廠商進軍海外的共同難題時這樣說。

  “知識產權的問題在我們這個行業,是商業模式的一部分;包括我們熟知的國際品牌每個月處理的相關糾紛就有幾十件,我們自然不例外。當然這是一個持續投入的問題,你必須有更多的技術用於和其他品牌交換”

  在未來兩年,在保證數量的基礎下,“怎麽樣提高知識產權資產的質量”則成了小米的新課題。

  5、再提2019年進軍美國

  此前王翔曾對外稱會在2019年進軍美國市場,至於這個時間點是怎麽來得,現場我們有了更詳細的解答。

  “美國市場的度特性在於運營商主導,網絡頻段和國內比更複雜,需要投入更多的網絡工程師;這跟小米以往熟悉的模式並不相同的。我們習慣設計一款產品,能針對越多的用戶越好。另外同時間段裏我們的精力也有限,並不能全球全部市場同步前進。”

  從本質看“運營商模式不是小米的舒適區”才是關鍵。以如今西班牙市場為例:雖然線上各渠道電商、線下授權店、線下公開渠道都有小米的身影。但談到運營商市場,目前仍舊處於探索期。

  寫在最後:上市之後看小米的歐洲之旅

  在月初的公開信中,雷軍曾經總結了小米未來的成長空間,並將之總結為三大策略。其中兩條分別是:

  小米要進一步推進國際化,盡早實現國際業務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

  未來十年,小米公司的IOT(物聯網)業務預計達到40%~50%;

  顯然,在歐洲市場的拓展無疑是兩件事的交匯點。王翔坦言“是機遇但也有壓力”。我們我們前麵談了那麽多機遇,但壓力仍舊存在。

對話王翔:小米在歐洲市場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西班牙的小米授權店

  “我們去年五六月份看西歐市場,很多機型賣400多歐元,但其實也就國內千元機的水準。不僅手機包括生態鏈產品,我們小米的產品也更有設計感”這種降維打擊給了小米迅速擴大市場的機會,“新市場最早總會有一波衝量的高峰期”,不過目前Android One最多也隻能上探到中端價格。

  所以,如何驗證其在高端產品的競爭力,可能是快速增長期過後,小米馬上要麵臨的問題。

(责任编辑:汽車)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